上篇 說明了我開啟了加入網路課程,想轉換工作跑道的開端,
很榮幸,我還持續在這條岔路上奔跑,
接觸幾種行業,周遭的親友有各式的工作路線,我的選擇看起來歪歪曲曲;
看起來不太相關聯的工作經驗,但是有共同的精神 — 『我有興趣』
另一個問題就浮現了,有興趣?為何還會轉換來轉換去?
很早就讀到一句人生的啟發名言「寧願做了後悔,也別後悔沒做」
有興趣的可以聽聽這個podcast;因此我選擇我所愛,盡可能的投入,潛入水中猛向前游
深入、付出、長考後,記得浮出水面,看看我的最終目標,還是不是在前方;
有本書探討人到老,最後悔的幾件事 (請參考這),可以歸類成幾項,
其中,太過專注於工作、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、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;
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,沒有盡可能實現想要的目標,是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
興趣、目標、價值觀,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!
說我三分鐘熱度,不斷改變工作跑道,我也不能反抗,
因為那是事實,「在我看見該行業的優缺點比較之後」,我就變了
這次是第三次了,其實不多不少,有些行業是很容易看到問題的,或是大家都在討論的問題,
我只是進去試試看,究竟有沒有這麼誇張,或許我能做出不一樣的
試探後,立即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辦法一直保持「興趣」在該行上,
看是要深度發展,或是認真工作的空檔時間,在汲取其他技能,
雖然三分鐘熱度,
至少,每次都作好本分,直到離開,
而且,同時準備下一個行業技能
對行業三分鐘熱度,但對我的生命百分百熱誠
到老了,我有很多故事可以說,不會只剩遺憾
工作的枯燥,反倒成為我為下一個目標的動力;
估操主要來自「歷史悠久、繁文縟節、樣樣依法」的障礙,
沒錯,我的工作皆驗要不軍公教、就是公共(環境)工程;
不用另外說明,也能知道公務人員保守的態度,令人憤怒與感嘆,
浪費的紙與攏長的會議,造成有效工作成為了點綴。
磨著磨著,不僅生命逐漸消逝,生活的目標也逐漸模糊,只剩休假才能找回靈魂;
對於程式語言一直都很感到興趣,大學有用到 MATLAB,之後碰觸到VBA,
於是開始自學 Python,後續也找了 Coursera 的 Python 課程,
還參加 Andrew Ng 的機器學習MOOC,
最後還參加一個 「機器學習馬拉松」(連續100天的ML小作業),
直到現在接觸到Alpha Camp,
從MATLAB到Alpha Camp經過10年;
雖然,我工作幾乎用不到上述功能,但我熱愛用程式解決一個個小問題,
一直沒有真正踏進這個領域,是因為並非資工科系畢業,我認為不太可能有機會轉職,
在Alpha Camp 看到旭多分享 (真的不少),看到真的轉職成功的非資工人,
我的熱血慢慢恢復,別人可以,我也一定沒問題!
越是繼續往後學習,我開始感受到小宇宙燃燒,
我喜歡這種拆解問題、一一解開、組合成品、細微調整,
然後獲得的成品,用「成就感、快樂、興奮」都不足以形容我的感受,
因為,我真的「有興趣」10 年了,我想這次不會錯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