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 最後提到我也曾經被螢幕綁架;在手機還是智障機的時代,被電腦遊戲鎖住螢幕前,曾經進網咖天沒亮,出網咖天已暗,想想這是多久之前了?
注意力!有氣無力
注意力不足,現代文明病,傳染力隨著科技發展,越加蔓延,病狀更猛烈。
我清楚明白,刷螢幕大腦是沒辦法休息的,但有股衝動,上廁所也要刷、睡前也要刷、任何等待的短暫時間也會刷;有段時間,我喪失了觀察平淡生活的能力,只用螢幕看世界;
想必大家看過,一群在咖啡店的一群朋友,群聚不聊天、不一起玩遊戲,而是各刷各的刷手機;也看過,在遊樂景點拍照、刷手機的人群;更常見的,用生命的刷,例如在路上邊走邊刷的。
收訊重要,但有時不要
有去過完全沒訊號的地方嗎?連廣播都收不到的地方!
某些國外景點只有極少數電信才有免強的3G功能;我先前體驗到已經是四年前,已經有許多改善了;沒有信號,所以只有車、親友、以及大自然,到那個時候,你也能體會「原來這就是沒有電磁波干擾的感受」,停下車來,在野外體驗「斷訊休息」;
台灣的百岳,時間再往幾年前倒帶,也是沒有信號的,只有緊急通信功能,上了山就必須準備其他通信設備;我無法對外聯絡,當然,別人也連絡不到我,國內也有清幽的「斷訊休息」區,
醒來就走,飽覽風景,走完就吃、睡;
很不幸,電信業基地台逐漸完善,雖是好事,但會破壞這樣的清幽氛圍,玉山的排雲山莊,尤其嚴重;
玉山已幾乎成為成台灣人必去體驗的百岳,太多不常登山的人,以及通鋪加上隔音不好 ,大票人馬講電話,聊天軟體不停叮咚、震動,擾我清閒,這種天大的干擾只能就地正法;
一早,大約是兩點半,在我最後一天的下山行程,起床整理東、整理西,上廁所、看星星,上上下下,走的走廊木板吱吱喳喳的,我的斷訊休息最後一天,竟然不能好好享受,只能心胸狹隘的報復。清幽的山徑,享受大自然,體驗身體能耐的地方,竟然還要拉接更多電源!不置可否…
休息與回復注意力,也不需要如此極端,到無訊號區域或是深入山區
也不是只有一種回復注意力的方式
大家是如何集中心力,專心工作,或是業外活動呢?
網路文章(4Think)—心流 ,他提到投入的三種方式:明確目標、立即性回饋、適當的挑戰;
你也有突然回神,發覺自己剛剛非常投入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嗎?
也有書籍《極度專注力》(它的文摘),它分成生產力模式與創造力模式,兩種生活運用模型,也並非分心就是不好的,正是創造力激發的時刻;
你曾否在發呆、或是休閒時,剎那間獲得靈感或解決方案?
不過「專注滑手機」可是不算於創造力模式,因為那時「正在專注的」消耗注意力(如果是在要工作卻不工作時後);注意力也分幾個種類,可以參考心理師注意力的分類。
想找回注意力,首先要找出為何沒有注意力?
投入的成就感、剎那的靈感,這種體驗時而發生在我生活中,也會有心煩氣躁,無法進入狀況或無法平靜的時間;我個人要提升注意力(或是提升「專注的分心」,就是認真放鬆休息),要處理的問題或許是不讓「煩惱煩我」。
讓煩惱不要煩我
有可能嗎?他就是我的煩惱,怎麼不煩我?
專注目的就是要解決某項問題,是一件問題必然會在腦中產生種種模擬、種種可行方案、待處理事項等等的,事情未完成前,「它們就是煩惱」;當要解決的問題數量變多時,「煩惱們」就開始打亂專注力,或是某件事完成時間較長,在空檔期處理其他事時,腦中就被那件事佔據一小部分,無法鎖定一項事件完成;我想這就是凡人的煩惱。
搜尋高效工作術、解決問題方法,可以得到很多方法,例如:清單法、睡前規劃、緊急/重要四象限、跟XXX名人學習工作術等等,然後,你就會發現,各種名人、OOXX法(術)之類的驚天標題,不外乎整理好「煩惱們」然後選擇擁有「充要條件」的一個專心做,再配上一個適當獎勵。
想擁有注意力、削去工作煩惱、提升工作效率,首先!不要自己增加煩惱
這時,有些人就開始產生另類煩惱:我要達成XXX程度的工作處理能力,所以要規劃P執行D檢討C分析A…,硬是要套用暢銷書籍、網路爆文來試圖增進工作能力,想一步登天突然扭轉長期的工作習慣,若達不到預期規劃,則陷入「我是不是真的不行」的悲觀情緒;
自己幫自己披上一道陰影,越努力越悲劇的惡性循環,30歲生日一到,就突然獲得30歲的徬徨,徬徨特質可以參考《30歲拉警報,到底我們在徬徨什麼?10大特質你都有嗎?》,一件好事被做壞了。
想一次到位的改變,試圖扭轉十多年的習慣,通常都會扭到。
如何讓煩惱不煩我呢?沒有,它就是存在。
仔細回想自己做事方法,多少有跟高效工作的方式有稍有關連,拓展它,或許會比新增一個更能上手。
我個人會睡前寫下明天必要、需要、急迫、需處理等分類事項,再精進且參考他人的方法,就是分類後,抽出幾項分配到對的時間,例如一早就要交代的、早上專注力十足的重型工作時間、下午腦較昏沉的重複性工作時間、晚上可以自己獨立的創意空間,
還有!要預留「相當充裕」的被打擾時間(上班時間必然會有與其他人的交流,會很大的影響重新回到工作狀態的時間)。
你也有可行的工作方式,將它放大,就別管太困難、改變太大的方式,先得心應手後,再來增加難度吧!
再次強調,一次改變太多,就會徒增煩惱了。
注意力是受太多娛樂資訊影響,也受煩惱影響;
挑件事做,想著「完成到XX就能滑X分鐘手機」,很快就能完成,可別小看「先洗衣服,按下洗衣扭,再來滑45分鐘手機,然後掛衣服,再刷15分鐘」這種小小的想法,有明確的獎勵,執行這件事時心理狀態會快樂非常多,也能確保明後天有乾淨的衣服,或是較整潔的房間。
最後,煩惱必然存在,只能讓它變成互利共生的狀態…待續
.Facebook:chungyi.liao
.Instagram:liaochungyid
.Pixnet landing page:lcyspace
下篇:未知的煩惱與樂趣